常見問題

磁磚填縫劑理論耗用量?

填縫劑用量公式計算為:

單位為mm

(磁磚寬度+磁磚長度)÷(磁磚寬度×磁磚長度)×磁磚厚度×縫寬×填縫劑濕漿密度   =  kg/m2(此為縫隙每平方米所需用量)

一包填縫劑使用量計算為:

一包填縫劑÷縫隙需要的用量(kg/m2)=每包裝填縫劑可施作的面積(單位為m2)

舉例:

磁磚600mm×600mm×10mm,使用於2mm縫寬,約可使用100m2

公式如下:

(600mm+600mm)÷(600mm×600mm)×10mm×2mm×1.5=0.10kg/m2(縫隙需要的用量)

5kg(一桶填縫劑)÷0.10kg/m2=50m2(可填縫的面積)

60×60的釉拋石英磚1坪約需0.33kg填縫劑

白華的生成?

全國建築師公會解釋,「白華」是指在混凝土、磚塊等材質中,可溶解的成份隨水溶解,在水份蒸發之後,分析出白色的鹽類附著物質。一般來說,白華分乾性、濕性以及晶狀鹽三種,乾性白華多於水泥粉刷的牆壁上形成,外觀如粉狀或絲狀之白色霉菌,往往造成牆面外觀不雅及水泥漆剝落,刮除重漆後還是會不斷再長出來,也就形成常見的壁癌。

濕性白華則是由牆面裂縫或磁磚間隙隨水滲流出來,形成白色水流痕,或稱吐白,至於晶狀鹽的主要成份是硫酸鹽或氯化鹽等可溶性鹽類。這些物質的產生並非來自混凝土本身,有可能是來自於在拌合的過程當中,被污染水或拌合材料,也可能是結構體中滲入被污染的水而造成。

公會指出,白華或是壁癌不僅影響建築物美觀,嚴重的壁癌若長期置之不理,會逐步由粉刷層損壞,然後影響到牆體結構,若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,甚至可能造成鋼筋鏽蝕,最後粉刷層一片片脫落,減低建築物的壽命。加上壁癌處先天潮溼,容易滋生霉菌,間接影響到人體的呼吸系統,造成容易氣喘或過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。

白華常見的診治方式則有透過外牆防水,進行斷水處理,或是從內牆進行吸水,至於已形成壁癌的區域需予以清除,清除之後的表層需加以調整及保護後,重新粉刷油漆進行復原。

磁磚掉磚的原因

  1. 外牆磁磚貼著之底床結構體本身的膨脹:由於磁磚本身經過高溫製成,本身的乾燥收縮大致已完成,不至於因為後天的環境而有太大的變化。所以主要在於所貼附的底床結構體,且在此底床與磁磚之間的水泥砂漿的打底粉刷層的厚度也有不同,故在此種種相異的條件下,各界面的熱漲冷縮各有不同,而造成外牆磁磚的剝離。
  2. 外牆貼瓷磚的牆體內外的溫度差:在現代生活中,空調為都市中調整室內環境的手段,但內部舒適的溫度與外界熾熱的天候差異過大時,所造成牆體本身的熱漲冷縮,使磁磚剝落,此現象在日照面比日陰面更為顯著。這在熱帶或寒帶 (相反) 國家尤其常見。
  3. 外牆磁磚的顏色所致的吸熱性能的差異:磁磚的顏色深的,其吸熱率較高,亦影響牆體的溫度變化,反之顏色較淺的因為吸熱率低,較不易影響牆身的溫度變化。
  4. 外牆牆體施工完成時間與外牆磁磚貼著的時間差距:當趕工時,在外牆牆體施工完成後,若馬上進行磁磚的貼著工作,由於外牆乾燥收縮未完全,因此剝離、鼓脹或斷裂的現象較顯著。一般狀況下,構造體因為構造方式不同,所需的時間也不同。
  5. 外牆未妥善養護牆面,打底粉刷時未予清理完全:常見的R.C.外牆,因為過早拆除模板,讓表面因急速乾燥形成脆弱或易風化的表層,或者是牆體因施工完成後放任上部的施工用說滲流而汙染牆面 (如 礦物質、雜質、白華或青苔等) ,且在打底粉刷時,如果沒有括洗清除或洗淨,讓施工中的灰屑沾附於牆面,容易造成磁磚的脫落。而超高層或高層建築物的傳統R.C.構造方式的外牆常因上下層施工完成時間相距過久,難以妥善維護。或因施工用的臨時用水管道自外牆外側引進水管接頭,或管壁破裂噴出的水汙染外牆面等的狀況,都很常見。
  6. 瓷磚貼著作業時,打底粉刷層過分乾燥或磁磚本身的吸水性過大,致磁磚膠泥的水份被吸收而失去接著強度:膠泥硬化所需的水份,如被底床或磁磚所吸收,則硬化不能完全,這是因為膠泥的硬化作用是水和反應,因此缺乏水份則效果盡失,造成磁磚脫落。
  7. 磁磚貼著用的膠泥因保水性差、乾燥快速,在磁磚貼附前即已硬化,缺乏接著強度:一般使用海菜粉調拌膠泥,此海菜粉就是保水劑,用來增長膠泥的塗裝時間 (Working Time) ,增加作業效率。但如果使用保水性差的海菜粉,會使膠泥在附著前就硬化。
  8. 磁磚貼著的施工時機未妥善掌握:磁磚貼著用的膠泥即使保水性好,但因磁磚貼著施工太慢、日曬、風吹等因素使膠泥形成不黏手的皮膜,一般磁磚的貼著作業速度約為20~25分鐘/m2,因此膠泥的塗佈面積每次應視作業速度來控制。如果真的形成皮膜,可以在重新用梳型鏝刀抹過,打破皮膜後即可在貼著磁磚。
  9. 膠泥塗佈厚度不足,或嵌入不足:

一般的硬底壓貼法中,所需的膠泥塗佈厚度約為3~4mm左右 (應視外牆磁磚的厚度而定,為其厚度的三分之一以上)。施工中往往為了加快作業速度或節省膠泥材料,只施以2mm的厚度,故膠泥乾燥變快,塗置時間縮短,而使外牆磁磚貼著不確實,嵌入膠泥中的厚度不足,產生脫落。而當膠泥厚度夠時,有一種小型震動飢渴用來作敲擊作業,密貼磁磚。

  1. 磁磚的伸縮勾縫未妥善預留:外牆磁磚的貼著施工若依內牆磁磚的貼著方式作業,未預留適當的伸縮縫,磁磚易於伸縮時相互推擠剝離。且若磁磚完全覆蓋於外牆體,使建築無法呼吸 (水份蒸發或吸收) ,必會產生排斥外表磁磚的現象。
  2. 磁磚品質:
    1. 磁磚背溝:雖然廠商強調射出磚的倒鉤型勾縫可增加磁磚的抓力,但據吳東昇先生的研究發現影響不大,主要因為磁磚與漿體之間的粘著強度遠大於漿體之故,且倒鉤設計可能也阻礙滿漿而減低強度。
    2. 磁磚的吸水率:

一般磁磚的吸水率全磁化磁磚約為1%以下,半磁化磁磚為1~10%以上,陶質磁磚也在10%以上,依實驗顯示,吸水率高粘著強度就會高。半磁化磁磚雖然比較容易接著,但在防止凍結傷害上以吸水率4%以下為安全限度。

  1. 外牆磁磚完工後的初期養生未妥善:

膠泥硬化只是一種水泥初凝的型態,並非代表其強度已經足夠。故在完工初期的養護十分重要,應注意以下幾點:

    1. 磁磚完成部份如因天氣炎熱或日照,足使水和反應加速者,應以帆布或其他遮蓋物遮蓋,否則會形成毛細孔,日後億倍破壞。
    2. 磁磚貼著完工數日內,以清水濕潤,增強膠泥的硬化強度。
    3. 避免外牆磁磚的吸熱性能破壞背溝部份的膠泥,因水份蒸發形成膨脹空氣機存在背溝中,會加速推擠磁磚。

※  網站內高等級磁磚膠

瓷磚膠的使用方法:

瓷磚膠的使用方法:

有關於瓷磚膠的施工工藝:使用瓷磚膠粘劑鋪貼瓷磚,可使用傳統的點貼法,即將攪拌好的膠漿塗在瓷磚的背面,然後再將其貼於底材之上。但這種貼法容易造成空鼓,因此我們強烈推薦使用刮板法,具體方法如下:

1、用齒型刮板將膠漿塗於工作面之上,使之均勻分布,並形成一條條齒狀(勿成半月狀導致無法滿膠)。每次塗布約1平方米左右(視天氣溫度而定)然後在晾置時間內將瓷磚揉壓於上即可

2、選擇齒型刮板大小應考慮工作面的平整度和瓷磚背面的凹凸程度;

3、如瓷磚背面的溝隙較深或石材、瓷磚較大較重,則應進行雙面塗膠,即在工作面和瓷磚背面同時塗上膠漿。

矽酸質系防水材對於壁癌之根治具有治療效果之理論依據

根據日本全國建築協會JASS 8所規範的防水材料,矽酸質系防水材係屬於水泥系列防水材之一(坊間都稱為〝滲透結晶防水材〞)。 由於它的主要成份──活性矽,可以透過水的媒介,讓結構內部因爲滲水或水化不完全所產生的氫氧化鈣(或稱為游離鈣),結合反應成爲矽酸鈣有機水化物連鎖結晶(針狀或纖維狀的結晶),堵塞所有的毛細孔,不僅可以降低透水性、增加混凝土強度,又可以防止碳酸鹽結晶的形成。

抗正負水壓防水產品︰SI-901、SIKA 1K、P-777、WPM 300

文章列表